善待幼儿的逆反心理
由于三四岁的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,他们有越来越大的主观能动性,对成人的指挥和安排表现出更大的选择性。因此常常表现出任性,不听话,你叫他这样,他非不这样,开始“闹独立”,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逆反心理,是一种心理特点,不必奇怪。如果父母对待孩子的教育方式上不恰当,可能加剧逆反心理的现象,诸如:
1.家长式的教育方式:
有的父母不尊重孩子,管教孩子时往往是不许这样不许那样;有的父母望子成龙心切,要孩子学这学那,如果孩子不感兴趣,不想学,父母就摆出一副长辈的架势,于是容易产生与孩子情绪上的对立。
2.唠叨式的教育方式:
有的父母喜欢整天对孩子唠唠叨叨,这个要这么做,那个要那么做;这也不对那也不是,总是没完没了地嘀咕,这种“敲木鱼”式的教育最终导致孩子厌烦而产生逆反心理。
3.漠不关心的教育方式:
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很强,什么都要问个明白探个究竟,这里摸摸那里碰碰,有时电插座、煤气开关也是他们探究的对象,一点不懂其危险性,有时好好的玩具也要拆开来看看,甚至会损坏贵重的家用电器。如果此时父母仅是简单、粗暴地说不许或不予理睬,就会引起孩子的不满而产生逆反心理。
做父母的应尊重幼儿心理发育的规律,掌握幼儿心理学知识,改进自己对幼儿的教育方式和态度。
首先要尊重孩子、信任孩子,把他当作朋友平等对待,唠叨、打骂都会使孩子把你的话当耳旁风,心理上也会产生反感。
其次要冷静分析孩子出现逆反心理的原因,如果是成人方面的原因,就应注意改进,成人应言而有信;如果是孩子无理取闹,则可采取冷处理的方法,对其逆反行为不予理睬,事后再进行教育、诱导,说明利害关系,千万不要“犟过孩子头”而火上浇油,把事情搞得更糟。
还可利用孩子争强好胜的心理使孩子服从正确的教育。例如孩子在外面玩,明明走得动却不肯自己走路,一定要你抱,你可以这么对他讲:“你看那边的小弟弟都自己走路,你不会比他差吧?”孩子为了表示自己能干,就会自己走路了。这种方法用得得当,不亚于正面说教。
最后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,例如孩子好奇、好问、爱动脑筋,家长要因势利导,讲一些孩子听得懂的道理,不要一有逆反言行就全盘否定。当然,发现孩子的行为具有危险性时,应及时制止,并讲明道理。
- 上一篇:儿童性早熟的预防指南
- 下一篇:1岁后的小儿更会认生
- 超尴尬!生育后不自主漏尿,可能影响你一生健
超尴尬!生育后不自主漏尿,可能影响你一生健康 女性生育后私处松弛,漏尿,大声咳嗽...
- 新妈妈守住底线不会落下月子病
新妈妈守住底线不会落下月子病 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宽,有很多的高龄产妇,她们的年龄大...
- 石家庄弱智特教学校 智障儿童全托学校
石家庄市启智学校是依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》,经裕华区教育局批准成立的,集...
- 小小感冒引发“儿童髋关节滑膜炎”父母知多少
小小感冒引发的“儿童髋关节滑膜炎”父母知多少? 女儿的幼儿园小友很久没上学了,她...
- 有了进食障碍怎么办?如何干预和治疗?
有了进食障碍怎么办?如何干预和治疗? 医学上对进食障碍有科学阐述,我就不复制黏贴...
- 秋季幼儿保健知识 注意预防的疾病
秋季幼儿保健知识 1:给孩子多喝水 秋高气爽,孩子应该多喝白开水,如果孩子排斥白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