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西兰幼儿音乐教育
音乐与孩子的探索精神
它们会发声吗
家长经常鼓励孩子探索身边的物品,看它们能不能发出美妙的声音。任何物品在孩子眼里,在孩子手中,都会成为神奇的“乐器”。如手拍桌椅的闷闷声,小棒敲打玻璃的清脆声,敲打铁器的悠扬余音等。通过对各种物品的摆弄敲打,孩子便会对不同音质的强弱、高低、长短有了切身的体验。这个过程也正是孩子对周围世界的探索过程。
自己做“乐器”
鼓励孩子亲手制作“乐器”。如将橡皮筋套在小碗上、杯子上,轻轻拨弄便会发出动听的声音。并且,孩子还可由此探索奇妙的振动现象。通过自制“乐器”,孩子肯定会更加积极地走进音乐,去探索这个神奇的未知世界。
听听大自然的歌
带孩子走进大自然,让他们在更广阔的世界中探索音乐。带他们到树林里,让他们感受树叶“沙沙”的轻巧,小鸟“啾啾”的婉转;带他们到小河边,让他们感受溪流“哗哗”的欢快,青蛙“呱呱”的嘹亮;还可以带他们到海边,让他们感受海风“呼呼”的惬意,海浪“唰唰”的激越……这些都是极其生动的音乐教育素材,孩子既乐在其中,又潜移默化地受到了美的陶冶。
音乐与孩子的表达能力
用语言来表达
在孩子探索各种声音的过程中,引导他们把自己听到的声音和对音乐的感受用语言表达出来。如孩子在玻璃杯上敲出了清脆悦耳的音乐,开心地笑了,可他不知道,或者不习惯于把自己的体验表达出来。家长就要通过提问的方式——“你听到了什么样的声音?它使你高兴吗?”或者直接告诉孩子:“你刚才敲出了清脆的音乐,你真开心!”从而使孩子逐渐养成用语言表达自己内心体验的好习惯。
用身体来交流
家长要经常用非语言的方式和孩子进行交流,培养孩子的非语言交流能力。在教孩子儿歌时,家长不要仅满足于孩子记住歌词,学会旋律,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有感染力的形体语言,如眼神、口型、表情、手势、体态等,让孩子体验到歌曲的美妙和可爱,从而愿意学,更愿意用他们喜欢的表情、动作,把自己对歌曲的体验表达出来,和家长进行非语言的交流。
当然,在音乐活动中,家长要培养孩子的能力远不只探索和表达两种;这些能力的培养也不仅在音乐活动中。只要善于观察,善于发现,善于引导,时时,处处、事事都是教育的好时机。
- 上一篇:导致孩子厌学的原因有哪些?
- 下一篇: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有哪些?
- 超尴尬!生育后不自主漏尿,可能影响你一生健
超尴尬!生育后不自主漏尿,可能影响你一生健康 女性生育后私处松弛,漏尿,大声咳嗽...
- 新妈妈守住底线不会落下月子病
新妈妈守住底线不会落下月子病 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宽,有很多的高龄产妇,她们的年龄大...
- 石家庄弱智特教学校 智障儿童全托学校
石家庄市启智学校是依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》,经裕华区教育局批准成立的,集...
- 小小感冒引发“儿童髋关节滑膜炎”父母知多少
小小感冒引发的“儿童髋关节滑膜炎”父母知多少? 女儿的幼儿园小友很久没上学了,她...
- 有了进食障碍怎么办?如何干预和治疗?
有了进食障碍怎么办?如何干预和治疗? 医学上对进食障碍有科学阐述,我就不复制黏贴...
- 秋季幼儿保健知识 注意预防的疾病
秋季幼儿保健知识 1:给孩子多喝水 秋高气爽,孩子应该多喝白开水,如果孩子排斥白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