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起过>烹饪美食>饮食知识>

    脾虚吃什么好

    时间:2015-04-14

    14、泥鳅

    味甘、性平,归脾、肺经。

    作用:补中益气,利水祛湿。宜于中气不足、泄泻、脱肛。

    15、粳米(大米、硬米)

    味甘、性平,归脾、胃经。

    作用:补中益气,健脾和胃。宜于中气不足,倦怠乏力、食少便溏,脾胃不和,呕吐、泄泻。

    16、籼米

    味甘、性温,归肺、脾、心经。

    作用:补脾胃,养五脏。宜于脾虚湿盛腹泻。

    注意事项:热证、湿热证、阴虚证忌食。

    17、糯米(江米)

    味甘、性温,归脾、胃、肺经。

    作用:补中益气,补肺敛汗。宜于脾虚腹泻,近代用于慢性胃炎、消化性溃疡。

    注意事项:粘滞难化,食积证、气滞证、湿证、脾虚胃弱及消化不良者忌食。

    18、扁豆

    味甘、性微温,归脾、胃经。

    作用:健脾化湿,清暑和中。宜于脾虚湿盛,食少便稀,暑湿吐泻。

    注意事项:气滞腹胀者忌食。

    19、豇豆

    味甘、性平,归脾、肾经。

    作用:健脾,补肾。宜于脾胃虚弱,腹泻,呕吐。

    注意事项:气滞证和便秘者忌食。

    20、蜂蜜

    味甘、性平,归脾、肺、大肠经。

    作用:补脾缓急,润肺止咳,润肠通便。宜于脾胃虚弱胃痛,津亏肠燥便秘,近代用于消化性溃疡。

    注意事项:湿证、湿热证、胃胀腹胀、呕吐、便稀者忌食;不宜与葱、莴苣同食。

    上一页 1 2下一页
  • 上一篇:动脉硬化吃什么好?食疗偏方推荐
  • 下一篇:素食者营养素的来源

    推荐内容

  • 小儿脾胃虚弱怎么调理

    1.病后调理:病好后3~7日才能添加有营养的东西。如高烧后想补瘦肉水,须从少量开始,...

  • 中医醒脾开胃的方法

    中医认为,脾胃为后天之本。苦夏的一系列症状如乏力、消瘦、大便不调、烦躁都直接或间...

  • 自我保健脾胃的按摩方法

    1.捏脊。捏脊疗法通常用于小儿,但对成年人一样有效,适用于消化不良、口臭、胃胀、胃...

  • 脾虚有哪些表现?

    脾虚的表现是,食欲不振,神倦乏力,严重的情况会内脏下垂,脱肛,子宫下垂,脾脏是我...

  • 健脾胃助消化的食物

    1、最养胃的,是面条。米中含酸多,所以少吃米饭 2、如果熬粥,少放点苏打进去,对胃...

  • 脾虚的孩子要怎么吃?

    要补脾,就要分出阴阳。因为脾分阴阳。脾阴是明代名医缪希雍所倡导的,后来清代名医叶...

首页常识美食医生旅游

笑话IT老人男女育儿
返回首页 | 电脑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