腔梗和脑梗的区别
脑腔梗在临床上较为常见,就是通常所说的腔隙性脑梗塞,属于脑梗塞(脑血栓、脑栓塞、腔隙性脑梗塞、多发性脑梗塞、短暂性脑缺血发作)的一种特殊类型,多发生在基底节区。是在高血压、动脉梗化的基础上,脑深部的微小动脉发生闭塞,引起脑组织缺血性软化病变。其病变范围一般为2-20毫米,其中以2-4毫米者最为多见。临床上患者多无明显症状,约有3/4的患者无病灶性神经损害症状,或仅有轻微注意力不集中、记忆力下降、轻度头痛头昏、眩晕、反应迟钝等症状。部分多发性脑腔梗,可影响脑功能,导致智力进行性衰退,最后导致脑血管性痴呆。该病的诊断主要为CT或MRI检查,
脑梗塞是脑血管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,由于脑动脉硬化及其他各种原因,使脑血管闭塞或堵塞后,该血管供血区血液灌注不足则脑组织出现缺血性软化或坏死,成为脑梗塞。
脑梗塞是缺血性中风的总称,包括脑血栓形成、脑栓塞、腔隙性梗塞等。小的梗塞如腔隙性梗塞可无症状。较大的梗塞,则可引起肢体的感觉和运动障碍。
腔隙性梗塞,简称”腔梗”,是高血压小动脉硬化引起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微梗塞,梗塞病灶直径为0.2~15毫米,梗死的脑组织液化后被吞噬细胞清除,形成小的腔隙。
腔梗多发生在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,由于梗死面积较小,临床症状较轻,如一侧面部和上下肢的麻木或无力、言语不清、行动笨拙、头晕、呛咳等,部分患者可无不适症状,仅在影像检查时发现异常。
一般腔梗患者预后良好,但必须注意复发。反复发作,就可能导致比较严重的后果。
脑血栓,脑栓塞,脑腔梗的具体解释:
1、脑血栓(血栓性脑梗塞)
又名脑血栓形成,属于脑梗塞的一种。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,使血管内腔逐渐狭窄乃至完全闭塞所引起的疾病。由于脑血管内有血栓形成,使局部脑组织供血不足,进一步软化、坏死。根据脑内血栓形成的部位不同,症状亦不同。脑血栓是中风发病率最高的,占全部中风病例的半数以上,多发生在55-65岁的中老年人身上,男性多于女性。多在安静状态下发病。初期可有肢体麻木、无力、头晕、头痛等表现,2-3日内可出现半侧肢体失灵、失语、意识障碍、昏迷等情况,严重者造成死亡。脑血栓与脑出血的临床症状有许多相似之处,极易混淆,但治疗方案截然相反,前者需溶血,后者需凝血。脑血栓预后比脑出血要好,但一部分病人也会留有偏瘫等后遗症(YIqig.cN)。
2、脑栓塞(栓塞性脑梗塞)
脑栓塞与脑血栓的差异很大。它的原发病不在脑内,而是身体其他部位(多为心脏与四肢血管)形成的“栓子”进入血管后,流入脑动脉血管,堵塞了管腔,从而发生脑栓塞,使脑组织局部发生缺血、软化,引起与脑血栓形成的相同后果。什么是“栓子”呢?有血凝块、脂肪、空气、心脏瓣膜上的赘生物等。脑栓塞发病率也很高,发病年龄以20-40岁的中青年为多。它起病急,多无先兆,症状和脑血栓形成相似,有头痛、呕吐、意识不清、偏瘫等症状。病人如有风湿性心脏病、心房纤颤、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等疾病史,患脑栓塞的可能性比其他人要多。
3、脑腔梗(腔隙性脑梗塞)
腔隙性脑梗塞是脑梗塞的一种特殊类型,是在高血压、动脉梗化的基础上,脑深部的微小动脉发生闭塞,引起脑组织缺血性软化病变。其病变范围一般为2-20毫米,其中以2-4毫米者最为多见。临床上患者多无明显症状,约有3/4的患者无病灶性神经损害症状,或仅有轻微注意力不集中、记忆力下降、轻度头痛头昏、眩晕、反应迟钝等症状。该病的诊断主要为CT或MRI检查。而多发性的腔隙性脑梗塞,可影响脑功能,导致智力进行性衰退,最后导致脑血管性痴呆。
- 上一篇:牙周病的症状有哪些
- 下一篇:蛲虫病的症状及预防知识
- 脑梗塞康复训练方法
基础训练 1、坐位平衡训练: 先屈膝依靠背架支持坐在床上,渐去除支架,把双腿放...
- 心肌梗塞吃什么水果好
西瓜:可将西瓜榨橙汁饮用,其内含丰富的维生素A、维生素B、维生素C和蛋白质、葡萄糖...
- 引起脑梗塞的原因
根据栓的来源可以分为: 1、心源性:占60%~75%, 常见病因为慢性心房颤动,栓子主要来...
- 脑梗塞的并发症 脑梗塞会引起的其他疾病
脑梗塞是一种常见的疾病,多发于老年人(50-70岁),多伴有半身不遂、浑身无力、说话...
- 脑梗塞后遗症患者的护理注意
脑梗塞给患者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,对于脑梗塞治疗不当就会导致脑梗塞后遗症的发生,...
- 桔梗的功效与作用
桔梗的功效: 宣肺,祛痰,利咽,排脓。桔梗味苦、辛,性平。归肺经。功效宣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