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起过>生活知识>

    [养生误区]养生养出病源于过用

    时间:2010-07-05
    养生的根本目的在于延缓衰老、防病长寿。《素问·经脉别论》说:“春秋冬夏,四时阴阳,生病起于过用。”所谓“过用”,即是超越常度,违反了事物固有规律。智者养生顺应四时中医认为,人与大自然密切相关,人的生命活动必须适应大自然的变化,才能生存,《内经》称为“天人相应”。所以“法于阴阳,和于术数”是关键。以自然界四时阴阳气候变化而言,风、寒、暑、湿、燥、火,在正常情况下称为“六气”,凡太过即是“六淫”,即为致病之邪。顺应四时,则化害为利。调养情志独立守神生命活动,贵乎气机。正常情志可使气血运行保持动态平衡,反之则气血逆乱。所以,《内经》反复强调保持情绪安定是延年益寿的重要保障。《素问·上古天真论》明确告诫:“恬淡虚无,真气从之,精神内守,病安从来?”人之喜怒哀乐皆为正常生理表现,但当变动过剧或持久不解,即违反常度,称为“过用”,此时七情即是致病因素,怒伤肝、喜伤心、思伤脾、忧伤肺、恐伤肾皆为此意。《内经》不止一次强调情志过极之害。如《灵枢·口问篇》曰:“悲哀忧愁则心动,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。”《素问·生气通天》多次提出独立守神、凝神闭气的静功是防治疾病、避免衰老的重要手段,强调:“清静则肉腠闭拒,虽有大风苛毒,弗之能害。”调理饮食五谷为养饮食的吸收运化贵在脾胃健运,诸脏能得水谷精微之滋养而神气自旺。故长寿之道十分重视脾胃,称之为“仓廪之官”、“后天之本”。同时,脾胃健运可以抵御外邪之侵袭,故仲景有“四季脾旺不受邪”之说。饮食大饥大饱,过寒过热,或挑食、偏食,皆属“过用”,于养生极为不利。如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认为,“饮食有节”是“尽终其天年,度百岁乃去”的必要条件之一。同时强调饮食宜多样化,不可偏嗜五味。《素问·脏气法时论》指出:“五谷为养,五果为助,五畜为益,五菜为充。”这样既可满足人体需要,又能达到以此之利,补彼之弊的目的。运动导引抗病祛老抗老延年基本方法之一是运动导引。《吕氏春秋》曾提出“流水不腐,户枢不蠹”。《内经》在延年理论上虽侧重于虚静,但已强调运动适度可以抗病却老的道理,“起居有节,不妄作劳”,有利于健康长寿。如劳伤过度或超越机体能力所及,皆谓之“过用”。如《素问·宣明五气篇》警戒说,“五劳所伤,久视伤血,久卧伤气,久坐伤肉,久立伤骨,久行伤筋”,这里的“久”即“过用”,是致病之主因。益肾固精保养天真中医认为,肾者“先天之本”,脑为髓海,肾气通于脑,肾藏精,精化气,气化神。肾气之旺概括了脑髓之充盈,精液之充盈,骨髓之强劲。《素问·上古天真论》明确指出:肾的精气主持人体发育衰老的一系列生理变化,生死夭寿莫不关由。因此,养生之道又主要是保养天真,不使妄泄。《素问·上古天真论》说:“以妄为常,醉以入房,以欲竭其精,以耗散其真,不知持满,不时御神,务快其心,逆于生东,起居无常,故半百而衰也。”总之,凡事不宜太过,只有顺应自然规律,协调阴阳,才能“五脏坚固,血脉和调,肌肉解利,皮肤致密,营卫之行不失其常,呼吸微徐,气以度行,六腑化各,津液布扬,各如其常,故能长久”。(吴沛田)

  • 上一篇:[养生之道]学会科学喝水有助长寿
  • 下一篇:[养生之道]睡眠能有助于防治癌症

    推荐内容

  • 自家高粱穗炊帚/锅刷,不伤锅还刷得干净无残

    出身农村的我对厨房里的刷锅洗碗的工具----炊帚,记忆尤深,取材自高粱的穗子。不过这...

  • 酸奶蛋糕的营养价值和制作方法

    有那么多蛋糕制作方法,可我独青睐酸奶蛋糕。酸奶对人体的益处就不必多说了,含有大量...

  • 废物变宝贝——蛋壳面膜、蛋壳偏方治病

    鸡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,我们吃完了鸡蛋,蛋壳随手就扔了,有心者会做蛋壳绘画,...

  • 冷加工糕点和热加工糕点哪个更健康更有营养?

    在超市购买单独包装的糕点,留心一下,你会发现对于糕点有特殊说明,会标注热加工或冷...

  • 棒棒糖树状月季用什么树嫁接比较好

    月季花嫁接的砧木用的是蔷薇科。月季花嫁接树状月季,必须选择蔷薇科近属蔷薇属木本植...

  • 石家庄诺科天然气壁挂炉售后维修的问题

    石家庄2017年农村煤改气,要求必须购买这个诺科牌的天然气壁挂炉才可以正常使用天然气...

首页常识美食医生旅游

笑话IT老人男女育儿
返回首页 | 电脑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