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年人为什么会患心肌梗死 犯病初期如何救治
年轻人得心肌梗死的原因有如下几种:
1。过度饮酒和咖啡:目前我国青年人中过度饮酒、咖啡和吸烟者的数量不少。不少人因此出现剧烈胸痛而发生心肌梗死导致死亡。
2。口服避孕药物:口服避孕药物可增加心肌梗死的危险性,是育龄妇女发生心肌梗死的一个重要因素,妊娠或口服避孕药物的妇女若同时吸烟,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更会增高。
3。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:运动的强度与体育锻炼的方法应因人而异,不少青年人因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(包括情绪过分激动)而发生猝死和心肌梗死。
现代工作生活节奏快、年轻人心理压力增大,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精神状态,同时,体力劳动减少、膳食结构变化及环境污染,都易引起血管、神经系统、内分泌系统、免疫系统等生理机能的紊乱。以上因素导致心脏的血管壁内皮损伤、血管内膜逐渐增厚,以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明显加快,都是引起心肌梗死的原因。
当出现持续熬夜、过度疲劳、嗜烟酗酒、饮食不节等情况时,人的血管会持续痉挛收缩、血液黏度增加、局部形成血栓,最终导致突然出现血管闭塞、心肌梗死。因此,医学界重新审视了心肌梗死的传统年龄限制,要求提高对中青年心肌梗死发病的警惕性。
需要注意的是,年轻人一旦发生心梗往往会比老年人更危重,甚至发生猝死的几率比老年人更高,通常起病急骤、症状凶险。年轻人一般认为自己身体健康,即便出现不适也容易被忽视,延迟就医,从而错过急救的最佳时机。因此,年轻人在熬夜、过度疲劳后,一旦出现典型心肌梗死的表现,如持续胸痛、胸闷、出冷汗等,应高度警惕,尽快就诊。
有数据显示,有20%到60%的急性心梗病人在发病之初出现先兆症状,不过其中有一半在出现这些先兆症状时却未能及时就医、入院。没有明显原因的气喘,突然不能平卧,脉搏过快、过慢或不齐,四肢发冷,感觉“胃痛”等,也应警惕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。如果患者含硝酸甘油仍不缓解,疼痛持续达20~30分钟以上,则应立即求医。
初期救治勿搬动患者
许多患者在发病后几个小时内死亡,主要是发病初期救治不当,如家属盲目搬动病人,一路颠簸,都可能使病情恶化。因此提醒家属,遇到这种情况不能忙于搬运,而应该让病人就地安卧,不要翻身,不要让其说话和走动,更不要摇晃病人。
如果有人发病,应科学施行复苏抢救。将猝死患者头后仰抬颈或后仰抬颏,使舌根前移,使气道保持通畅,在复苏同时要注意及时清除气道内异物和呕吐物,可在心脏骤停1分钟内进行心前区捶击,术者握拳以尺侧基部由20cm高处以中等力量给患者胸骨中部以快速一击(YIqiG.Cn)。
如果没有效果,也可以采用胸外心脏按压的方式,术者必须用手掌根部按压,将左手掌压在患者胸骨中三分之一与下三分之一交界处,右手掌压在左手掌背部,按压者两臂垂直,用肩部力量向下按压,使胸骨下压3~4cm,迅速放松时,掌根不离开胸骨,频率为80~100次/分。1人急救时,胸外心脏按压15次,做口对口呼吸2次,若为2人急救,人工呼吸与按压比率为1∶5,直到心跳呼吸恢复为止。有条件时应尽快连接呼吸机或简易呼吸器。
- 冠心病人如何预防心肌梗死
1、加强保暖 人在受到寒冷刺激时,如:遇冷、逆风行走、冷水浴等,可引起血管收缩,...
- 可以预防心肌梗死的生活习惯
除冬季气温降低是急性心肌梗死诱发因素外,过度疲劳、情绪激动、饱餐后、睡眠差或持续...
- 年轻人心肌梗死跟老年人心肌梗死的区别
心梗年轻化多与现代社会年轻人脑力劳动过度、睡眠质量差、生活不规律、运动不足及嗜烟...
- 防治血脂异常与心肌梗死和脑血栓知识要点
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•2007“防治血脂异常与心肌梗死和脑血栓”知识要点&nb...
- 高血压老人,预防脑梗死3招
重庆包读者来信问道:“我婆婆今年74岁,前几天因为突然跌倒送入医院。在医...
- 脑梗死发病因素与预防
脑梗死可引起中枢性偏瘫、偏身感觉障碍、运动障碍、偏盲、失语等,合并严重并发症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