奶瓶里的“水立方”
如今,配方奶粉似乎是小孩子们的必需品,即使是母乳喂养的孩子,母亲产假后上班,也总要用配方奶做备份。每天冲奶粉喂孩子,从振荡奶瓶到孩子吮吸,我经常会注意到奶瓶里的气泡形状。这些气泡是有规律的。
振荡奶瓶时,奶的上方浮起的的气泡都是圆的。随着孩子用力吮吸,奶被孩子吸走,一个个气泡在奶瓶里升起。开始气泡较少时,气泡也是圆的,当气泡汇聚较多、互相拥挤压缩时,它们的形状从圆慢慢演变到四边形、五边形、六边形……,都是一些规则的或不规则的多边形相合成的交界面。当气泡更多,整体分布基本稳定时,透过奶瓶壁面可以看到气泡群的交互界面大多呈现六边形,其中很多是正六边形,整个管状排布就像蜂窝一样。
其实,究其根源,这是分子排布的“省事策略”。对于水分子而言,按六边形列和所需要的能量最少,就少数几个分子而言,一个水分子和另外四个水分子纠结在一起,就形成了蜂窝状。这个结构很容易向水平方向发展,当很多水分子聚集在一起时,便形成了一个六边形。当孩子使劲吮吸时,造成了负压,在奶瓶里冒出的气泡内部气压小于瓶内的气压,此时气泡总会是要以最小的表面积包围出最大的体积,以节省表面能量。于是,当大量气泡被压缩时,就会形成六边形相交合的交互界面。但由于宝宝吮吸的力度与节奏、奶粉的质量、外界与内部的温度、奶瓶的材料等等因素各异,有时形成的是四边形、五边形、七边形、八边形等。
奶瓶里的六边形不是稀罕物,只是我们没有引起注意。将这一现象放大,就可以到“水立方”去看看,它的外墙通体被六边形、五边形的膜结构覆盖,也是遵循了“以最小的表面积包围出最大的体积,以节省表面能量”的原则。所以我说奶瓶里的六边形气泡,可以说是浓缩版的“水立方”——奶瓶里的“水立方”。
随手拍了几张喝完奶粉后的奶瓶中的气泡照片。正在执行喂奶粉任务的奶爸奶妈和他们的老爸老妈,可以注意观察一下是不是有这样的现象。不过要注意哟,有些奶粉不会起泡。我就遇到过两罐,怎么振荡、怎么吸吮,都不起泡,也许是配方成分不一样。
以下是奶瓶里的气泡实拍
- 上一篇:婴儿常躺着哭易患中耳炎
- 下一篇:儿童房风水讲究多
- 婴儿常躺着哭易患中耳炎
耳朵和眼睛一样是人体与外界保持联系最重要的门户,而保护好宝宝...
- “神奇父亲”的育儿秘籍
蔡笑晚他被誉为“神奇父亲”,他把六个孩子中的五个培养成了博士,一个培养...
- 宝宝常玩沙子好吗?
许多年轻的母亲都发现,带幼儿去玩,遇到沙子堆,就不想走了,总要在沙堆上踩来踩去,...
- 私家菜——红
“私家菜”始创于民间一些大户人家,主人是美食家,家中又有足够的财力聘来最好的厨子...
- 宝宝一岁两个月,能喝酸奶吗?
宝宝一岁两个月,能喝酸奶吗? 可以了,下面是为什么一岁以下不能喝的具体说明酸奶营...
- 小S爆和女儿耍心机 为“争宠”离家出走
腾讯娱乐讯 2009年07月31日 台北 主持风格向来大胆泼辣的小S,出版新书《心机母女》,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