阴虚、体虚、肝郁、痰湿、瘀血不宜进补
秋后进补不能急,尤其是有虚证的人,否则容易出现上火或其他不良反应。专家提醒,阴虚、体虚、肝郁、有痰湿和有瘀血的五类人尤其不宜补。
阴虚的人由于体内阴精缺少,相对来说阳气亢盛,因此容易上火,进补不当更易火上浇油。这类人群大多体型偏瘦、脉细、口干、眼干、睡眠差,治疗应以养阴兼疏通为主,多用黑矾、当归、砂仁、厚朴等中药。日常禁烟酒、辛辣,勿过饥过饱。
日常人们所用的补品大多偏热性,体弱之人往往肾脾两虚,进补易出现胸闷、胃满、头晕、心悸等现象。因此,脾胃虚弱之人,无论食补药补都要和缓进行。饮食宜均衡清淡,多吃粳米、薏米、山药、马铃薯、香菇等。适当运动,避免过度劳累。
肝失疏泄会导致肝郁气滞、心肝火旺、烦躁易怒,稍用补品就会上火,出现胸闷、腹胀、不愿进食等症状。因此必须强调兼用疏通的药物,例如使用柴胡疏肝散、舒肝丸,达到补而不腻的效果。
体内痰湿阻滞,久而致虚。如果不先清理痰浊,单纯地用补,则会加重痰湿。临床上经常会遇到有些患者服用了大量的党参、黄芪,却感觉更加乏力,再补下去或引发心脑血管事件、导致原有病变加重等。这类人群宜多食冬瓜、海带、山楂、扁豆等,用以祛湿(YIqiG.Cn)。
瘀血日久可化热,盲目进补会有出血的危险。患有心脑血管疾病、糖尿病等慢性病的老年人,血管功能薄弱,盲目进补最容易出现问题。其实要保持血管疏通、并不 需要什么大补,黑木耳、西红柿、鱼、山楂、大蒜、玉米、苹果等都是非常好的选择
- 上一篇:日常好习惯帮你预防和治疗便秘
- 下一篇:秋季健康知识:夏秋之交如何正确养生
- 不宜立即进补的几种情况
初感外邪。 初感外邪最常见的是感冒,可出现发烧。有了外邪后,机体的正气要和邪气进...
- 小雪节气进补药膳
桑椹芝麻糕——健脾胃、补肝肾 桑椹子30克,黑芝麻60克,胡麻仁10克,白糖...
- 冬季进补须多吃的素食
民间有“冬季进补,春季打虎”的谚语,冬季是饮食补养最好的季节。中医认为...
- 走出进补误区 才能健康进补
阴道炎妇检小常识 你可能认为吃些保健品、补品一定对健身有好处,殊不知,弄不好,...
- 孕妇进补过度 可能导致死胎
奥运年,许多育龄女性扎堆怀孕。在妈妈辈眼里,孕期滋补有理,因此,有孕妇的家庭...
- 养生关键不在进补,而在消毒
保健专家新近研究成果表明:保健养生的关键不在于传统理论认为的进补,而应重在&l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