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讲解出汗与健康的关系
中医常常根据病人出汗的时间、部位、多少和特点来判断身体的状况。
1.按出汗时间分:
无论冬夏,在白天不活动或轻微活动的情况下,常汗出不止。这些人常有身体虚弱、说话语声较低、食欲差、易感冒等特点,中医认为是气虚的表现。这类人饮食上可选择山药、豆浆、牛羊肉等,也可用党参或黄芪炖鸡或腔骨,以补益机体,缓解气虚。睡着出汗,醒来汗止,中医称为“盗汗”。这些人常有手脚心热、心烦、面部发红发热、口咽干燥等特点,中医认为是阴虚表现。这类人饮食上可选择百合、雪梨等滋阴之品,少吃羊肉、洋葱、葱、姜、蒜等热性食物,也可用沙参、麦冬、五味子或西洋参等泡水饮用。
2.按出汗部位分:
一是头汗过多,若头面部多汗,同时觉得肢体沉重无力、上腹胀满、口渴等,多为积食,可通过减少进食量、吃清淡饮食缓解,也可吃点消化药。孩子睡眠时出现轻微头汗属正常现象;但若伴有睡眠不实、烦躁不安、易惊吓、头发稀少等表现,要及时诊治。此外,老人和产后身体虚弱的女性,也会有头汗过多的情况,多属于气虚。
二是手心出汗,如果手足心多汗伴有手脚心热、口咽干燥等,多属于阴虚有热;若手足心多汗伴随腹部胀满疼痛,大便不通,多属于肠道内有积粪的热证,可服用通便药;若有手足心多汗伴随口干、牙龈肿痛等,多属于胃热,可服用清胃热的中药,如牛黄清胃丸、清胃黄连丸等(YIqig.cN)。
三是心窝、胸口多汗,多见于一些脑力工作者,这些人常伴有精神倦怠、食欲不振、睡眠差,多梦的表现,属于思虑过度,导致心脾虚,可通过适当的运动,如慢跑、太极拳、八段锦等,缓解压力,调节心情。
此外,若在夏季闷热的环境中,出现大量出汗、口渴、头昏、胸闷、恶心、心慌、四肢无力、耳鸣、注意力不集中,体温升高的情况,一般属于中暑先兆,应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,补充一些淡盐水,短时间内可恢复正常,症状不能恢复或严重者,要及时就医。
- 上一篇:睡不醒怎么办?醒神操来帮忙
- 下一篇:夏季护肤的误区
- 多出汗有利防癌 汗水含重金属成分
专家收集了每天跑步30公里以上的马拉松选手的“汗水”,分析其汗水的成份,...
- 男人夏天这几个部位出汗须警惕
手心脚心出汗多 平时手心容易出汗,脚汗、腋窝汗也出得厉害。《伤寒明理论》指出,&l...
- 这几个部位出汗要当心
1.额头出汗=肝阳上亢 如果额头常常出很多汗,中医认为可能是肝阳上亢引起的。建议你...
- 从出汗部位识别疾病
汗出部位对认识疾病病机具有特殊意义。 半身汗出: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说:&l...
- 身体出汗部位颜色味道与健康的关系
六部位出汗异常预示疾病 额头出汗——肝阳上亢 如果额头常常出很多汗,中...
- 身体不同出汗的病因及对策
1.额头出汗可能是肝阳上亢 如果额头常常出很多汗,中医认为可能是肝阳上亢引起的。建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