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起过>家庭医生>健康新知>

    关于中医看病的妙语

    时间:2013-11-17

    1、疔疮先出血,内毒以寒泻.

    2、眩晕者无痰不作,消渴者无火不生.

    3、肥人眩晕少气多痰,瘦人眩晕少血多火.

    4、通则不痛,痛则不通.

    5、痢无补法。

    6、通阳不在温,而在利小便。

    7、养阴不在血,而在津与汗。

    8、疹是太阴风热。

    9、癍是阳明火毒。

    10、温邪上受,首先犯肺,逆传心包。

    11、巅顶之上,唯风可到。

    12、温病凭脉伤寒凭症。

    13、其在皮者,汗而发之。

    14、初病在经,久病在络。

    15、不懂何经何络,开口动手便错。

    16、金水相生,子盗母气。

    17、邪之所凑,其气必虚。

    18、亢则害,承乃制。

    19、暴聋属实,久聋属虚。

    20、欲求南风,先开北窗。

    21、肠痈下不厌早,肠癖补不厌迟.

    22、上焦如羽,非轻不举.

    23、无水舟停,增水行舟。

    24、风为百病之长,头为诸阳之会。

    24、阳虚则外寒,阴盛则内寒。

    25、人身不过表里,气血不过虚实。

    26、通邪三法汗、吐、下。

    27、寒淫于内,治宜甘热。

    28、热淫于内,治宜咸寒。

    29、面肿为风,脚肿为水。

    30、导龙入海,引火归渊(源)。

    31、苔黄腻热在肝胆,苔黄燥热在脾胃。

    32、月满勿补,月亏勿泻。

    33、肝胆之症,以下为主。

    34、清肝必须降火,清心必须豁痰。

    35、病不辨则无以治,治不辨则无以痊。

    36、去邪而不犯无过之地。

    37、克敌者存乎将,去邪者赖乎正。

    38、见肝之病,知肝传脾,当先实脾。

    39、法不过仲景,理不过内经。

    40、培之以黄芪,燥之以白术,补气健脾何患不除。

    41、外入之寒,温必兼散,内生之寒温必兼补。

    42、阴在内阳之守也,阳在外阴之使也。

    43、宁舍其穴,不舍其经一起过www.yiqig.cn。

    44、渴喜饮冷,腹中有热,渴喜饮热,腹中有寒。

    45、所为邪者,从亏而见。

    46、湿热毒火,首见肝经。

    47、阳络伤则吐血,阴络伤则便血。

    48、五脏之伤,穷必及肾。

    49、大毒治病十去其六,中毒治病十去其八。

    50、上燥治气,中燥增液,下燥治血。

    51、在卫汗之可也,到气方可清气,入营犹可透热转气,到血直须凉血散血。

    52、内热曰烦,外热曰燥。

    53、寒之不寒无水也,热之不热无火也。

    54、留得一分津液,便有一分生机。

    55、火动风生热筋挛脉急,风扇火炽,而炽乱神迷,外窜经脉则成痉。

    56、实则谵语,虚则郑声。

    57、肺主气属卫,心主血属营。

    58、火郁发之,木郁达之,金郁泄之,土郁夺之,水郁折之。

    上一页12 下一页
  • 上一篇:日常医学常识——护胃九点
  • 下一篇:皮肤瘙痒如何预防

    推荐内容

  • 中医解释人体衰老

    1、肾阳亏虚:  肾为先天之本,人的生长发育衰老与肾脏的关系极为密切。《素问&midd...

  • 不适合做中医足浴的人群

    1、妊娠及月经期中的妇女,因为中药浴足可能会刺激到妇女的性腺反射区,从而影响妇女...

  • 有关看病的健康小常识

    患哮喘疾病的人什么时间看医生好? 专家介绍说,哮喘的症状在上午是最明显的,所以,...

  • 按摩手脚的哪个穴位可以去火

    秋季天干气躁,容易出现上火症状。按摩手脚的祛火点,就可以去燥清热,好过吃药,自己...

  • 医院里讲冷笑话的医生

    1、感觉身体不适去医院看病,医生说:你回去想吃点什么就吃点什么吧。我心一下就凉了...

  • 有什么好方法治腰疼吗?

    运动治疗腰疼效果好,坚持运动对腰痛有缓解作用。 现在好多人有了病,不是相信自己,...

首页常识美食医生旅游

笑话IT老人男女育儿
返回首页 | 电脑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