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源性猝死预防有高招
心源性猝死的发生固然有其基础病因,但还结合以下触发因素:心电图不稳定、血小板聚集、冠状动脉痉挛、电解质紊乱、过度劳累、情绪压抑等。目前医学对具体的病人发生心源性猝死尚无准确的预测方法。但是有部分病人可能出现猝死前症状的变化,如胸痛加重、呼吸困难明显、极度疲劳、甚至出现晕厥。这些病人应及时住院,加强监护。只要看到病人意识突然丧失伴以大动脉(如颈动脉和股动脉)搏动消失,有这两个征象的存在,则心跳骤停的诊断即可成立。
对此,韩小红建议,关心家人和自己的健康,预防疾病关键在于通过早期检查,诊测疾病隐患。在饮食方面,少吃蛋黄、动物脂肪和内脏等含胆固醇高的食物,少吃甜食,多吃蔬菜水果;在日常生活中,适当体育锻炼,经常散步等以增强体质,但要避免剧烈运动;此外,家人还应设法保持患者心情舒畅,避免其情绪紧张;老年人尽量避免独居。同时提醒心脏病患者,平时应随身携带急救盒,家里备好氧气袋,发病后立即吸氧,含化硝酸甘油,并立即呼救。
对于心源性猝死早期出现的症状和体征更应重视,做到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干预治疗。大约一半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以前发作过心绞痛或有过度疲劳感,典型症状是出现持续严重的心前区憋闷、疼痛,没有明显原因的气喘,突然不能平卧、脉搏过快过慢或心律不齐、血压下降、出汗、四肢发冷等。简单而有效的救治方法是心肺复苏术,即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。如能及时救治,部分患者可成功复苏。
一旦有梗死前兆,家属不能忙于搬运,而应让病人就地安卧,不要翻身,不要让其说话和走动,更不要摇晃病人。如患者身边有急救药物,应及时帮助其服用,并迅速拨打“120”,请求急救人员来处理。
- 40岁以上肥胖男人易梦中中猝死
某企业家正值年富力强、事业蓬勃的巅峰,却突然在睡梦中死去……一位体...
- 孩子与父母同睡易猝死
英国《独立报》消息,英国婴儿死亡调查小组在调查中发现,猝死婴儿中的四分之一是和...
- 打点滴冒雨跑回家 广州一32岁男子猝死
昨日中午,广州海珠区粤某广场小区南楼C4四层发现一名住户死在楼道,据介绍,死者生...
- 空腹吃香蕉会增加心脏负荷引起猝死
空腹吃香蕉不利于健康,因为空腹时,胃肠内几乎没有可供消化的食...
- 研究证明愤怒及其他强烈情绪可引发死亡
美国研究人员上周一称,对某些“脆弱”的人来说,愤怒以及其他强烈的情绪冲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