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儿麻痹症的诊断及护理知识介绍
小儿麻痹症诊断的方法
(1)患者周围人群中有小儿麻痹症患者。
(2)患儿智力正常,大小便功能正常。
(3)患者有小儿麻痹症的症状表现,如发烧、肢体疼痛、肢体瘫痪等。
(4)患者肢体瘫痪为软瘫(即四肢松弛、无力),肌肉萎缩,肢体变细,这些都是小儿麻痹症的症状。
(5)患儿出生后正常,成长到6个月以后因发烧而出现肢体瘫痪等都是小儿麻痹症的症状。
(6)肢体瘫痪畸形多种多样,在四肢的病变程度不对称;有病的肢体因血运不好而发凉,但感觉正常。
小儿麻痹症日常护理有哪些
1、维持正常生命体征 检测体温,观察热型。
绝对卧床休息直至热退、瘫痪停止进展止。妥善安排好治疗护理,避免不必要的刺激,如注射、反复查体等,防止促发或加重瘫痪的发生。病情严重者可给予地塞米松和维生素C,以减轻中毒症状阻止瘫痪进展。密切观察呼吸,有无痰液聚积、咳嗽无力、呼吸频率及节律改变、发绀、吸气时上腹内凹的反常现象。保持呼吸道通畅,翻身拍背促痰排出或抬高床脚及侧卧进行体位引流。指导患儿咳嗽排痰、或用吸痰器清除呼吸道的分泌物,吸氧,必要时用气管插管、气管切开、人工呼吸等。给予抗生素预防和治疗肺部感染,用呼吸兴奋剂治疗中枢性呼吸衰竭。
2、止痛、保持关节功能位发生肢体瘫痪前常有感觉异常,受累肌肉明显疼痛。
可用热敷法改善肌肉疼痛与痉挛,将拧干水的热棉垫敷于患处,外隔塑料单后加盖子毛巾保温或周围用热水袋维持温度(防烫伤),每日2~4次,每次20~30分钟。注意监测肌震颤、肌痉挛及肌张力情况。给予阿司匹林、消炎痛止痛,亦可用泼尼松减轻神经细胞水肿或加用镇静剂。对已发生瘫痪的肢体,应避免刺激和受压,床平整但勿太软(褥下可垫木板),盖被轻暖,可用支架保持患肢功能位,防止足下垂或足外翻。应用维生素B1、B12、C及能量合剂。改善神经代谢。瘫痪停止进展后用加兰他敏、地巴唑促进神经传导。并及时开始肢体的主动或被动功能锻炼及针灸理疗。促进神经功能最大程度恢复,防止肌肉挛缩畸形。
3、日常生活护理
①注意饮食护理,发热期间给予营养丰富的流质或半流质,热退后改用普食。耐心喂养,对有吞咽困难及食后呛咳者,采用拍背、体位引流法防止窒息。严重病例鼻饲,每周更换1次鼻饲管。还可静脉供给营养。做好口腔护理。待吞咽功能恢复时,先试喂少量开水,再慢慢增加食品数量及种类,以训练患儿的吞咽功能。②作好皮肤护理,患儿多汗长期卧床,须保持皮肤清洁,定时更换体位,动作轻柔,以免加重疼痛。受压部位及骨突处应用50%乙醇每日按摩2次,改善局部血循环,必要时使用气圈或海绵垫,防止褥疮及坠积性肺炎。③观察患儿大小便情况,有尿潴留时可定时压迫膀脱协助排尿。及时清理排出的大小便,保持臀部清洁干燥(yiQIg.cN)。
4、预防感染的传播
①对患儿采用消化道隔离,第1周还需呼吸道隔离,隔离至病后40天。②患儿的分泌物、排泄物用漂白粉消毒,用具及地面用次氯酸钠溶液消毒。被褥日光曝晒。密切接触者应连续观察20天。或及时肌注丙种球蛋白,每月1次连用2月,可防止发病或减轻症状。③普遍接种疫苗是降低发病率以至消灭本病的主要措施。我国现行口服疫苗接种程序为2、3、4月龄各服1次三价疫苗,4岁时加服1次。当有病例发生或病例成批出现时,宜应加服1次。疫苗强调冷藏保管,服用时嚼碎后温开水送服。
5、心理护理
患儿长期卧床丧失活动能力和身体的不适,情绪造成很大影响。工作人员应以满腔的热情对待患儿,及时解除不适,尽量满足日常生活需要,以鼓励患儿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。
- 上一篇:婴幼儿的喂养认识误区
- 下一篇:宝宝缺钙的症状有哪些 补钙注意事项
- 小儿佝偻病的早期症状
小儿佝偻病,完整名称为“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”,通常我们简称为佝偻病,...
- 小儿按摩的穴位方法及注意事项
小儿按摩有哪些常见穴位 1 攒竹(天门) 位于两眉头连线中点至前发际成一直线。 用...
- 小儿荨麻疹的病因及注意事项
小儿荨麻疹的病因: 1、食物。无论动物性食物,如鱼、虾、蟹、鸡蛋、牛羊肉、奶制品...
- 小儿肺炎的预防方法 不适合吃的食物
小儿肺炎的预防方法 1、远离病源 尽可能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的病人。在疾病流行的季...
- 小儿咳嗽的类型表现及食疗推荐
1、热咳:咳嗽多痰,痰呈黄色,舌红苔黄,咽红。 (1)冰糖川贝梨:梨1个,冰糖10克...
- 小儿感冒的病因 症状及常用药物
小儿感冒的病因 营养不良:它是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。婴幼儿和在母乳不足又没有...